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2023年全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要点》等3个工作要点的通知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意见、省委办省政府办实施意见以及我市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三个狠抓”要求,聚焦“一防三提升”,巩固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成效,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系统化、精准化、数字化水平,推动我区化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持续保持我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零事故。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开展安全风险集中治理总结验收
一是做好迎接验收评估准备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要对照集中治理实施方案,全面检视和梳理各项任务目标完成情况,对标对表开展验收自评,建立健全集中治理工作档案,形成总结报告备查。二是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坚持问题导向,对于持续推进的工作任务,要持续开展安全风险集中治理。充分发挥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专门委员会作用,定期会商研判,协调解决安全重大问题。三是加强同长三角其他兄弟市工作交流,适时组织赴相关省市开展专题调研学习,充分借鉴兄弟省市安全监管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四是全面梳理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点和堵点,有针对性地研究探索制定规范性、制度性文件,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二、防控重大安全风险
(一)加强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巩固深化重大危险源企业“消地协作”机制,按照省里部署,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专项检查督导。将试生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涉及的重大危险源纳入监管范畴。充分发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作用,推动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包保责任人切实履职。
(二)加强化学原料药安全风险管控。组织摸排登记系统注册登记的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情况,实施清单化管理,加强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三)加强化工产业转移安全风险管控。一是对安全设计诊断、精细化工“四个清零”、园区“一园一策”整改落实情况开展“回头看”,督促化工园区严格执行新建项目准入条件和相关管理制度要求。指导各地深入落实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完善执行项目准入条件和管理制度,确保项目“优生”。
(四)加强老旧装置安全风险管控。一是联合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组织专家对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较高安全风险老旧装置整改复核,动态化排查整治老旧装置安全风险。二是滚动实施老旧装置安全风险排查整治。
(五)加强危险化学品储存经营安全风险管控。一是组织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芜湖石油分公司等企业对照《油气储存企业安全风险评估细则(试行)》认真开展年度对标自评,对企业自评情况开展监督抽查,推动问题隐患整改闭环。二是深化化学品储罐集中区专项整治,组织开展化学品储罐区评估整治“回头看”,深入排查整治各类问题隐患,依法查处非法储存、超范围经营危险化学品行为,持续防控重大安全风险。三是全面梳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仓库现状,建立覆盖危险化学品类别、存量、风险点等内容的工作台账,对重点类别危险化学品仓库开展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
(六)加强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安全风险管控。一是组织开展经营企业全覆盖专项安全检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常态化排查治理问题隐患。二是针对元旦春节、全国“两会”、高温汛期、经营旺季等特殊时段,开展安全排查,督促各地落实针对性安全管控措施。三是持续强化烟花爆竹“打非”工作,督促重点地区应急部门会同公安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行为。
三、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一)深化化工园区安全整治提升。一是持续开展“十有两禁”整治提升,推动芜湖经开化工园区对照省安委办安全风险评估复核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整改。二是推动芜湖经开化工园区积极申报实施化工产业聚集区重大安全风险防控项目,示范带动园区安全风险管控水平加快提升,率先达到较低安全风险等级。三是积极支持对安徽繁昌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原繁昌县化工新材料产业集中区)进行化工园区认定申报,指导园区制定“一园一策”,进行整治提升。
(二)开展精细化工“四个清零”质量核查。坚持以提升自动
化控制水平、减少危险作业场所人员数量为主攻方向,推动全市精细化工企业对照精细化工“四个清零”工作要求全面核查,对涉及氯化工艺的芜湖融汇化工有限公司“四个清零”落实情况核实建档,确保全面落实反应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自动化改造彻底并投用、人员素质达标,提高“四个清零”工作质量,推动提升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三)开展液化烃储罐区整治提升。一是按照企业对标自查、省级深度评估、整改提升三个阶段,组织开展液化烃储罐区安全风险评估,有效管控液化烃储罐区安全风险。二是对自查评估为高和较高安全风险等级的液化烃储罐区,组织开展专家指导服务,核查推动企业“一罐区一策”整治提升。
(四)开展装置设备带“病”运行排查整治。一是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标准要求,突出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物料装置设备管线,以打“卡子”等带“病”运行安全隐患为重点,组织开展全面排查评估,建立台账清单,实施分类整治。二是严格监督检查,发现带“病”运行隐患未及时治理消除的,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隐患久拖不决、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未经属地监管部门复核不得擅自恢复生产。三是推动提高装置设备设计建设标准,全面加强设备完整性管理,动态开展带“病”运行排查整治,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五)深化油气储存企业整治提升。开展中小油气储存企业专项整治,推动中小油气储存企业全面配备应用气体检测、紧急切断、视频监控“三个系统”,彻底整治内外部安全距离不足等突出问题。
(六)提升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质效。一是持续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建设。二是狠抓安全监管责任落实。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应急部门严把许可审查审批关、重点任务质量关,严格高风险项目准入和安全许可全覆盖现场核查,突出检维修、承包商及动火、受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监管,层层传导压实监管责任。三是狠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推动企业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全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严把一线作业人员、新上岗员工、班组长安全技能培训质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能力。
四、提升人员素质技能水平
(一)持续实施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一是持续开展危险化学品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工程项目,完成2023年度培训任务。
(二)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基础工作。一是用好树化工安全实训基地开展安全培训。二是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重点人员安全资质达标,确保年底前达标率达到100%。
五、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管控水平
(一)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系统实战化应用。继续用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和建成的烟花爆竹仓储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发挥系统监管作用。
(二)推进重大危险源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指导企业使用移动终端开展隐患排查、利用“线上巡查+线下抽查”等方式,督促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投入实战化运用。
(三)推进“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持续推进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试点建设,在试点建设的基础上,推动其它基础条件好的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建设。
(四)推进危险化学品登记系统推广应用。开展化学品登记和鉴定分类专项执法检查,组织对登记信息全覆盖核查检查,对化学品鉴定分类情况进行抽查,落实行政执法和问题整改。
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
(一)深入开展年度执法检查。创新执法检查方式,提升行政执法质效,督促各级采取重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交叉互查等多种方式,严格执行年度执法计划,充分借助执法终端创新执法方式,及时公开相关执法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二)提升监管执法工作质效。依法严格规范执法,处理好服务和监管关系,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推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加强典型监管执法案例收集整理,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警示示范。
七、提升专业技术支撑保障能力
(一)提升专家队伍技术支撑能力。充分发挥省、市、县级化工专家专业技术支撑作用,提升辅助决策、评审咨询、监管执法、隐患排查等方面专业水平。适时以灵活方式组织专家业务培训,强化专家对新法规、新标准、新要求的执行和把握,进一步提升支撑能力。
(二)发挥安全评价、设计单位技术支撑作用。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实际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聘请相关技术服务机构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设计诊断等工作。加强对安全评价、设计单位的监督管理,及时纠正整治服务机构执业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指导相关机构依法依规执业,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三)提升园区监管人员履职能力。积极推动园区监管人员到市县级应急部门及相关企业挂职学习、实践锻炼,提升基层专业监管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