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育事业发展主要情况
2023年弋江区教育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行集团化办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教育服务“三心工程”、融合智慧教育应用,各项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目前区内共有中小学校24所(按法人单位计),其中小学14所,初级中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义务教育在校学生数34084人。全区共有幼儿园66所,在园幼儿12133人(不含托班),教职工2024人,专任教师917人。其中,公办园共21所(政府举办的公办园20所,事业单位办园1所),公建民营园共13所(政府购买公办学位的公建民营幼儿园8所),普惠性民办园26所,非普惠性民办园6所。
全区现有中小学教职工1899人,其中小学1108名,中学791名。全区安徽省特级教师6人,安徽省级教坛新星10人,芜湖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7人,芜湖市名班主任主持人4人,芜湖市学科带头人34人,区级学科带头人28人,芜湖市骨干教师111人,区级骨干教师283人。
(一)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2023年秋季完成利民路小学改扩建项目,新增班级20个,新增学位900个。元亩塘中学、大学城配套小学、澛港街道中心幼儿园已于今年上半年相继进场施工,预计2024年秋季投入使用同时。
2023年秋季印江澜、伟星国樾、中御公馆等3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班级39个,新增学位1170个。
(二)改革创新激发动力,促进教育优质公平
1.加大合作办学力度。通过与优质名校合作办学、成立本区教育集团等方式,加大优质资源覆盖面。8月23日,芜湖市弋江区政府与市第十二中学教育集团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弋江区政府将市第二十五中学委托十二中教育集团管理,此次合作办学将把市第十二中学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课程资源引入弋江区义务教育学校,传承并发展芜湖市儒林中学教育精神和校园文化。
2.不断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行动。弋江区中小学均超标准完成智慧学校建设,目标完成率达到了100%,建设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取得良好实效。我区成立并不断完善学科教科研工作站、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基地,在教学教研管理干部、教师专业发展分层分类培养、基于智慧教育的课堂教学变革、五项流程管理、学业评价改革、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培育等方面深耕细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4.完善“三心工程”保障和工作机制。2023年秋季开学,弋江区放心午餐、安心午休实现中小学全覆盖。
5.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2023年秋季印江澜、伟星国樾、中御公馆等3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班级39个,新增学位1170个。新增购买公办学位公建民营园3所,分别是芜湖市弋江区才玲幼儿园、芜湖市弋江区圣庭湖畔幼儿园、芜湖市弋江区金石新城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648个。
6.实施安心托幼工作。全面启动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全区各类幼儿园全覆盖。实现了“有需求即延时”,有效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切实做好校外培训机构整治
根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防范治理工作相关要求,深入开展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整治治理工作。通过采取“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多种形式,定期开展拉网式检查巡查。依法处置了一批违规培训机构或个人,坚决维护了家长的消费权益和学生的生命安全。
(四)着力打造平安校园
在全市率先落实各中小学、幼儿园一键式报警装置升级为语音对讲模式。全区借助社会资源开展防溺水及游泳技能培训的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目前全区“芜湖市平安校园”有35所,市级毒品预防示范学校10所、达标学校1所,市公共安全教育示范校1所。
(五)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
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五育并举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体系,按照全覆盖、每学期一次的要求,全面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各校成立危机干预工作小组,制定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对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个体,一生一策,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包保责任制。
(六)深化德育管理,创新德育工作
强化德育教育,提升班主任团队。为进一步加强我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挥班主任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和造就一批师德素养高尚、业务本领过硬的德育师资,引领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