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2023年度中小学督导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安徽省、芜湖市关于“双减”工作部署要求,更好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紧跟“双减”改革进展,实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按照《2023年芜湖市“双减”督导工作方案》(芜教督〔2023〕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2023年5月份以来,弋江区教育局通过开展日常性督导、专项督导,持续推进2023“双减”督导工作,调查发现校外培训问题3起,已要求全面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措施:
1、聚焦重点地区、关键时段,组织开展明 查暗访,实施一体化督导。根据群众投诉举报问题线索,不定期组织专兼职督学,围绕课后服务水平、隐形变异培训查处、非学科类培训规范管理等,对任务重或成效差、投诉多的单位进行专项督查。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将全区中小学分成两个组,由专职督学带队,兼职督学参与每个月都要开展专项督导,每个学期做到对所有中小学的督导全覆盖。成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督导组,会同区政府文体旅、市场等相关部门,兼职督学参与,成立专项督导组,对有举报的相关机构及时督查,每月开展一次抽查,每学期做到对所有单位督导全覆盖。
2、组织责任督学挂牌督导
加强业务培训。结合我区实际,完善优化责任督学“双减”督导工作流程,细化内容标准,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培训,提升专兼职责任督学“双减”督导业务能力。定期到校督导。组织责任督学落实每月至少到校督导1次的 要求,通过月月督导做实日常监督,实现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督 导的全覆盖,定期开展督查。完善反馈机制。对发现问题即时记录和反馈上报。梳理问题清单,提出整改要求,建立工作台账,持续做好学校整改情况的跟踪。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校外培训机构督导整治方面
一是加大“双减”政策及治理宣传力度。为保障全区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权益,区教育局结合寒暑假以及疫情等特殊时期,与区文旅体局、区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制定《致家长一封信》,通过微信群、QQ群、张贴写真贴和“弋江发布”等传播渠道和途径,向全区各幼儿园、中小学生家长宣传国家“双减”政策,引导家长理性对待校外培训,主动签订合同,谨慎缴纳培训费用,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开展专项治理宣传工作。今年以来,共转发2份《致家长一封信》,并在市大江校园看看栏目宣传1篇暑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新闻报道。
二是完成校外培训监管数据稽核专项工作。根据教育部办公厅、省《关于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数据稽核专项行动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托“校外培训管理端APP”,民管办联合区科技局、区文旅体局,对辖区内所有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扫街”,全面核查机构法人代表、证照、人员、场地等重点信息,建立校外培训机构数据稽核问题自查整改台账,共完成全区81家校外培训机构数据稽核,其中教育25家、科技8家、文旅体48家。
三是推进全国校外培训监管平台利用。为加强对有证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监管,督促指导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上完成课程上架、课程运营、消课等操作,对机构在线报名情况与线下实际招生开课情况进行现场比对核查,确保机构所有报名学费缴入资金监管平台,推动“全流程”监管。
四是高压联合打击,严防隐形变异培训。区教育局充分发挥“双减”协调机制作用,主动谋划,积极推进全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紧扣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工作日20:30后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采取“日查+夜查”“联检+抽检”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及“监管护苗”专项行动以及全区学科类隐形变异等违规培训治理工作。积极会同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区公安分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多部门开展联合整治。2023年1月至10月,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633家次,下达8份《整改通知书》,65份《停办通知书》。向镜湖区教育局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管局和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和部门发送抄告函4份,约谈相关机构负责人9人次。依法处置了一批违规培训机构或个人,坚决维护了家长的消费权益和学生的生命安全。
二、学生作业及考试管理方面。
“双减”政策之下,除学科培训和课后服务这两个热点话题外,作业必然成为最大的焦点。做好作业设计、评价与管理,将与课堂改革一起成为教师和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的支点。一是将作业设计研究纳入校本、校际教研体系,提升教师作业设计(命题)能力,重点加强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和作业设计,举办作业设计(命题)大赛。二是在中小学、学科工作站建立作业设计项目研究基地,探索校本、区本作业研发与运作。利民路小学、萃文中学中央城校区积极探索“1+6n”作业改革,延安学校编制校本化作业——《延安作业本》,南瑞实验学校利用 “智慧作业”系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范围、学生学情大数据,自动挑选适合各层次学生能力的作业题目,实现作业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杜绝机械性、重复性、无效性作业。三是严格执行双减政策,加大双减检查督导力度。本学期区局组织相关人员不打招呼、不定期到各校例行检查,做到全区所有学校全覆盖。各校考试管理比较规范,无违规组织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的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小学不进行期中考试或变相组织考试。一、二年级考试为口试。各学校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准排名和公布。各学校不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作为招生依据,全部实行阳光分班。各学校作业管理制度和台账实行公示,严格落实“一科一辅”作业选用政策。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达到规定要求。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书面作业都能全批全改,无要求学生自批自改、要求家长批改作业等行为。各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美育、体育、德育、劳动等技能课程均能正常开展。四是加大双减成果的宣传力度。2023年10月,我区召开了全区双减宣传工作会议。会上对各校关于双减新闻宣传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各校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加大新闻宣传,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更大程度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三、课后服务管理访方面
课后服务是推进“双减”落地的重要一环。弋江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的工作机制,引导学校“一校一策”制定课后服务方案,严格落实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有效缓解了家长课业辅导的负担,为家长节省了学生参加各种特长班、辅导班、托管班等大笔开销费用,同时帮助家长有效解决了“三点半”接送学生的难题,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认可。其次,学校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有效组织了各类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学校及参训学生在各种竞赛活动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如在科创教育方面,近两年全区共获国家级一等奖30项、市级一等奖106项,3所学校获国家级“科技筑梦”示范学校。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全区共获得市级一等奖70项,4所学校分别获得全市足球、排球、篮球啦啦操冠军,百名学生在市运动会比赛中获奖;在艺术教育方面,6所学校获得市级合唱、管乐、舞蹈等市级比赛一等奖,12个社团收到市级表彰。利民路小学和火龙岗中心学校被评为全市首批“课后服务样板校”。为发现学校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集体教学,上新课、补课和进行考试训练现象;各学校未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并通过学校公告公示栏、致家长一封信、公众联系平台等方式主动公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安全措施、收费事项等;各学校利用轮休等形式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合理引导调配教师参与课后服务。
2023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