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弋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2-03 16:43信息来源: 弋江区人民政府阅读次数:编辑:admin 字体:【  

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

《弋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弋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弋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23  

  

弋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通知》(国发〔20219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皖政办秘〔2021121号)《芜湖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芜政办秘﹝202223号),不断提高我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为把我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弋江篇章提供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特制定《弋江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实施全域科普”“普惠科普”“数智科普”“共享科普,为把我区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中具有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城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弋江篇章提供基础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原则

1.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

2.坚持协同推进。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街道、社区、科学共同体、社会团体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3.深化供给侧改革。破除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价值导向,创新组织动员机制,强化政策法规保障,推动科普内容、形式和手段等创新提升,提高科普的知识含量,满足全社会对高质量科普的需求。

4.扩大开放合作。积极投身长三角一体化和G60科创走廊建设,对标立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加紧密的科学素质交流。

(三)目标

2025年目标全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7%,各街道、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成效明显,科普为民惠民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基本形成,科学素质建设区域合作取得积极进展,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基本形成,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

二、提升行动

(一)青少年(幼儿)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任务激发全区青少年(幼儿)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厚植创新土壤,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措施1. 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争取省科技(科普)志愿服务专家团、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全省巡讲活动到我区开展活动。组织我区科技工作者进校园讲科普等活动。(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各街道办事处)

2. 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完善初中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加强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完善科学教育质量评价和青少年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各学校成立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室,配备科技辅导员。推动青少年科技创新、人工智能成果展示等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团区委,区妇联,各区属学校,各街道办事处)

3. 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落实英才计划、少年科学院、青少年科学俱乐部等工作。提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五大学科竞赛水平。积极参与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等活动。扩大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高校科学营、科技点亮未来等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育局;参与单位团区委,区妇联,区属学校,各街道办事处)

4. 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院所、企业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科学家、工程师、医疗卫生人员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教育和生理卫生、自我保护等安全健康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科普日、科技周、科技节等科学教育活动。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加强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推动学校、社会和家庭协同育人。(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团区委,区妇联;参与单位区文旅体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卫健委,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区农水局,各街道办事处)

5. 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将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内容,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加大科学教师线上培训力度,深入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75名科技辅导员。(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区人社局)

(二)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任务以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提高农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措施1. 开展高质量农村科普。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健康中国行、科普之春、江淮环保世纪行、江淮名医走基层、水利科技下乡等各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文旅体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农水局,生态环境分局,区应急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妇联,参与单位各涉农街道)

2. 培育高素质农民。加强农村科普公共服务建设,提升基层科普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示范作用,依托农广校等平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展农民职业技能鉴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农村电商技能人才培训,举办面向农民的技能大赛、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实施农村妇女素质提升计划,帮助农村妇女参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妇联;参与单位各涉农街道办事处)

3.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推广科技小院、专家大院、院(校)地共建等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设施导入小农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通过互联网+科普开展乡村科普服务,使科普信息化不断向基层延伸。(责任单位区农水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涉农街道办事处)

(三)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任务以提升技能素质为重点,提高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更好服务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措施1. 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精神宣传教育。开展芜湖工匠、最美青工和智慧蓝领、巾帼建功等活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和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加大职工入职前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意识和职业道德。(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经信局,区人社局,团区委,区妇联;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 实施技能创新行动。开展多层级、多行业、多工种的职业技能竞赛,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皖江人力资源公共实训基地、各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作用,发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组织开展五小等群众性创新活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责任单位区总工会,区人社局)

3. 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在职前教育和职业培训中进一步突出科学素质、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构建职业教育、就业培训、技能提升相统一的产业工人终身技能形成体系。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深入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求学圆梦行动等,增加进城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机会。(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经信局,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教育局,区总工会,区妇联)

4. 发挥企业家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提高企业家科学素质,引导企业家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提升产业工人科学素质的推动者。鼓励企业积极培养使用创新型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职业能力水平评价。鼓励支持成立企业科协,探索建立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的双促进机制。推动相关互联网企业做好快递员、网约工、互联网营销师等群体科学素质提升工作。(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总工会,区经信局,区工商联、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四)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任务以提升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为重点,提高老年人适应社会发展能力,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措施1.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聚焦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融入智慧社会的需求和困难,依托老年大学(学校、学习点)、社区科普大学、养老服务机构等,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责任单位区委老干局,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老年大学;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 加强老年人健康科普服务。依托健康教育系统,推动老年人健康科普进社区、进乡村、进机构、进家庭,开展健康大讲堂、老年健康宣传周等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普及合理膳食、食品安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合理用药、应急处置等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充分利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科普园地、党建园地等阵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科普服务。(责任单位区卫健委,区民政局,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老年大学;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 实施银龄科普行动。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大力发展老年协会、老科协等组织,充分发挥老专家在咨询、智库等方面的作用。发展壮大老年志愿者队伍。组建老专家科普报告团,在社区、农村、青少年科普中发挥积极作用。(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卫健委,区经信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五)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

任务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对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的认识,提高科学决策能力,树立科学执政理念,增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领,更好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措施1.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树立科学精神、增强科学素质纳入区委党校和各类干部培训班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和班次,引导、帮助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不断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积极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教育等培训手段,扩大优质科普信息覆盖面。(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统战部,区委党校)

2. 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培训。落实干部教育部署要求,严格执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公务员培训规定》等法规,加强前沿科技知识和全球科技发展趋势学习,突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培养,增强把握科学发展规律的能力。大力开展面向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

3. 在公务员录用中落实科学素质要求。不断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在公务员录用考试和任职考察中,强化科学素质有关要求并有效落实。(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

三、重点工程

(一)科技资源科普化工程。

任务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不断增强科技创新主体科普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科技设施科普功能,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

措施1. 建立完善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鼓励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的单位开展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纳入相关科技创新基地考核。开展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成果科普服务评价,建立企业和社会组织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普产业发展,探索产业+科普模式。(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发改委)

2. 实施科技资源科普化专项行动。支持和指导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科学共同体等利用科技资源开展科普工作,开发科普资源,加强与传媒、专业科普组织合作,及时普及重大科技成果。拓展科技基础设施科普功能,推动国家、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协助办好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科技局(区科协),区经信局)

3. 强化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打造科学家博物馆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展示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激发全民族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开展江淮科技英才宣传活动。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建设,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活动,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守社会责任,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成为践行科学家精神的表率。通过宣传教育、能力培训、榜样示范等增强科技人员科普能力,针对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主动、及时、准确发声。(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育局,区卫健委,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

(二)科普信息化提升工程。

任务提升优质科普内容资源创作和传播能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建设即时、泛在、精准的信息化全媒体传播网络,服务数字社会建设。

措施1. 实施繁荣科普创作资助计划。支持优秀科普原创作品及重大科技成果、健康生活等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大力开发动漫、短视频、游戏等多种形式科普作品。扶持科普创作人才成长,培养科普创作领军人物。(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人社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文旅体局,区文联)

2. 实施全媒体科学传播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图书、报刊、音像、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鼓励公益广告增加科学传播内容,实现科普内容多渠道全媒体传播。引导主流媒体加大科技宣传力度,增加科普内容、增设科普专栏。大力发展新媒体科学传播。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科学传播能力培训。促进媒体与科学共同体的沟通合作,增强科学传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城管局,区文旅体局,区商务局,区住交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 实施智慧科普建设工程。推进科普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强化需求感知、用户分层、情景应用理念,推动传播方式、组织动员、运营服务等创新升级,开展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有平台构建科学传播网络平台和科学辟谣平台。强化科普信息落地应用,与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深度融合,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及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倾斜。(责任单位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经信局,区委宣传部(网信办);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任务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的机制,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服务均衡化、广覆盖。

措施1. 加强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宏观指导。落实国家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区基本建设规划。完善社会资金投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法规。鼓励支持资助兴办各类科技场馆和科普教育基地。推进符合条件的科技场馆免费开放。(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 创新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强实体科技馆建设,开展科普展教品创新研发,打造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前沿科技体验基地、公共安全健康教育基地和科学教育资源汇集平台,提升科技馆服务功能。推进数字科技馆建设,统筹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建设,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的运行机制和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文旅体局,区教育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应急管理局,区数据资源管理局;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 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深化全国、省级、市级科普教育基地创建活动,构建动态管理和长效激励机制。鼓励和支持各行业各部门建立科普教育、研学等基地,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开展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服务功能。引导和促进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车站、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强化科普服务功能。开发利用有条件的工业遗产和闲置淘汰生产设施,建设科技博物馆、工业博物馆、安全体验场馆和科普创意园。到2025年,力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达到2个,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达到10个,新建社区科普场馆6个。(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育局,区发改委,区经信局,区文旅体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四)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工程。

任务建立健全应急科普协调联动机制,显著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基本建成平战结合应急科普体系。

措施1. 建立应急科普宣教协同机制。建立应急科普部门协同机制,坚持日常宣教与应急宣传相统一,纳入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整体规划和协调机制。储备和传播优质应急科普内容资源,有效开展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应急避险等主题科普宣教活动,全面推进应急科普知识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突发事件状态下,各级各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力量直达基层开展应急科普,及时做好政策解读、知识普及和舆情引导等工作。建立应急科普专家队伍,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和媒体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卫健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2. 健全基层科普服务体系。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站)等为阵地,以志愿服务为重要手段的基层科普服务体系。动员学校、医院、科研院所、企业、科学共同体和社会组织等组建科技志愿服务队,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管理制度,推进科技志愿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推广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领单、科技志愿服务队接单的订单认领模式。建立完善跨区域科普合作和共享机制,开展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行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卫健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科技局(区科协);参与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3. 实施基层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争创省级科普示范区。发挥省级科普示范单位的引领作用,加强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图书馆、社区书苑、社区大学等平台拓展科普服务功能。探索建立基层科普展览展示资源共享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增进公众对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支持。(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卫健委,区应急管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分局)

4. 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科普场馆、科普基地、科技出版、新媒体科普、科普研究等领域专职科普人才队伍。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设立科普岗位。建立高校科普人才培养联盟,加大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设立科普专业。(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人社局,区教育局;参与单位市属高校)

(五)科学素质交流合作工程。

任务拓展科学素质建设交流渠道,搭建开放合作平台,丰富交流合作内容,提升交流水平。

措施1. 加强国内合作内容。围绕提升科学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探索组织青少年参加交流培育等。推进开展科学教育、传播和普及双多边合作项目,促进科普产品交流交易。聚焦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加强青少年、妇女和教育、媒体、文化等领域科技人文交流。(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育局,团区委,区妇联)

2. 助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参与科学素质建设长三角区域合作,利用长三角区域科普交流平台,创新服务领域和服务手段,推进科普资源共享,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科技需求和科普需求,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普活动品牌创建,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营造更加浓厚的关心、支持、参与科普工作的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科协),区教育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区农水局,区文旅体局,区卫健委,区应急管理局,团区委,区妇联)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保障。

1. 区政府负责领导《纲要实施方案》在我区实施工作。建立完善《纲要实施方案》实施协调机制,负责领导《纲要实施方案》实施工作,加强督促检查,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落实。区有关部门要按照《纲要实施方案》要求和任务分工安排,将重点任务列入本部门本系统年度工作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区科技局(区科协)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做好日常沟通联络工作,会同有关方面共同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构建与新发展阶段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素质工作新格局。(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 各街道办事处结合实际,开展《纲要实施方案》实施。把科学素质建设纳入本辖区总体发展规划,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保障科协干部队伍稳定,各街道科协牵头实施,完善工作机制,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推进科学素质建设。(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机制保障

1. 建立完善共建机制。区科协与各街道建立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共建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 完善褒扬奖励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在科学素质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褒扬激励,大力宣传先进人物和典型经验。(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 完善工作调度机制。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听取各街道及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纲要实施方案》实施工作汇报,总结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部署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4. 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及省级卫生城市、科普示范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单位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的良性机制。(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区卫健委、区科技局(区科协))

(三)条件保障

1.坚持法治引领。推动科普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宣传,根据省有关规定,落实科学传播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区科技局(区科协)、区人社局)

2.落实经费投入。区政府、各街道根据财力情况和科学素质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逐步提高教育、科普经费投入水平,并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经费用于科学素质建设。各有关部门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按照预算管理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科学素质建设所需经费。加强科普经费、科学素质建设经费等专项经费使用情况的绩效考评,确保专款专用和使用效果。通过众筹众创、项目共建、捐款捐赠、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区财政局、区科技局(区科协))

3.加强理论研究。围绕新科技、新应用带来的科技伦理、科技安全、科学谣言等方面,开展科学素质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深入开展科普对象、手段和方法等研究,探索建设科学素质高端智库工作。(区科技局(区科协))

(四)进度安排

1.启动实施。2021年,制定本地十四五科学素质工作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工作。(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深入实施。2022—2025年,聚焦目标任务,针对薄弱环节,继续完善工作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总结评估。2025年,对十四五期间的科学素质工作进行总结和全面评估,按照有关规定开展表彰奖励。(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政策咨询 我要问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点击“我要问”在线咨询,也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或者拨打市长热线:0553-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