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弋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24年9月25日
发布地点:弋江区安徽慕嘉新创产业园1号楼4层
发布单位:弋江区文旅体局
发 布 人:弋江区文旅体局局长 左阿玮
主持人:弋江区文旅体局 丁萃蓉
弋江区文旅体局2024年新闻发布会通稿
(弋江区快乐健身行动工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根据弋江区政府2024年新闻发布会的工作安排,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将向各位通报弋江区快乐健身行动工作,下面有请弋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左阿玮同志做具体的内容发布。
一、 总体情况
(一)社会足球场
2020年,我区在马塘街道松韵园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西侧小广场、火龙街道圣庭湖畔东侧各建成1个五人制社会足球场。在南瑞街道瑞华苑西南地块元亩塘北侧,建成1个五人制足球场和1个标准篮球场的多功能运动场。在澛港街道澛港新区西区29幢北侧建成1个五人制足球场、1个篮球场、1个环型步道等为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在南瑞湖体育公园增建1个五人制足球场。
(二)区级“二个一”
2021年,我区“二个一”公共体育实施已全部建成。在南瑞湖改造建设1个体育公园,包括增建了1个笼式足球场,2个羽毛球场、3个乒乓球场,改造建设2个篮球场。与芜湖市第十二中学儒林中学共建共享,合作改造建设1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三)区级游泳馆
我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连续4年购买安徽海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国际会议中心公共体育游泳服务,向我区居民提供便民游泳服务。
(四)街道“三个一”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和所属各街道的区域特点,采取一街一策、建设加合作的方式完成“三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任务。目前,弋江区共6个街道,除澛港街道小型室内中心没有完成外,其它街道全部完成“三个一”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完成率83.33%。
1、马塘街道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地点在元山社区二、三楼,面积约1200㎡。全民健身广场已地点在马塘新镇元山社区中心广场,面积约2100㎡。五人制笼式足球场地点在松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西面,面积约800㎡。
2、澛港街道全民健身广场地点在弋江区九华南路800号,面积约2000㎡。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地点在澛港西区29幢西侧,面积约2800㎡,其中包括1个五人制足球场。小型室内健身中心没有完成建设。
3、白马街道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地点在浅湾小区商业街6号楼3-4楼,面积约1000㎡。 全民健身广场地点在金石小区管理办办公楼前,面积约2200㎡。多功能球类运动场地点在白马街道塔影社区,内设一个足球场、一个篮球场和一个乒乓球桌和一个200米塑胶跑道,面积约约3000㎡。
4、火龙街道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地点在四联社区,面积约1000㎡。全民健身广场地点在四联社区,面积约2000㎡。五人制足球场地点在圣庭湖畔小区东侧,面积约800㎡。
5、中南街道小型室内健身中心位于中南街道综合文化站(都宝花园社区内),面积约1000㎡。全民健身广场位于中南街道都宝花园社区中心广场,占地面积约3000㎡。多功能球类运动场位于都宝花园社区4栋居民楼两侧,总占地面积约600㎡。
6、南瑞街道小型室内健身中心位于国宾台小区,面积约400㎡。全民健身广场位于九华南路18号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南侧,面积约3000㎡。多功能球类运动场位于瑞华苑社区西南侧,面积约1200㎡,包括1个五人制足球场和1个篮球场。
(五)其它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情况
2023年,我区共建设完成小区、行政村20个健身点建设,建设完成口袋体育公园2个、百姓健身房4个、健身步道11.7公里,实际实现学校体育场地“一场两门”安全改造1个。其中投资700万元,将十里江湾5公里彩色水泥步道改造升级为质量较高的塑胶步道,投资30万元将南瑞湖体育公园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地面全面进行了翻新。在弋江嘉园社区徽韵园小区西边空地新建1个多功能运动场,在都宝花园社区改造建设1个小型室内全民健身中心,在白马街道金石新城建设1个集笼式足球场、灯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于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在圣庭湖畔二期建成1个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于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在弋江嘉园徽韵园临近仓津路建设1个集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于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
今年,计划再建设15个一代健身路径健身点,13个“国球进社区”场地设施,建设完成口袋体育公园2个、百姓健身房3个、健身步道14.5公里,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各类运动场地500多个,体育场地总面积126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0平方米。
(六)举办体育赛事活动情况
截止2024年9月底,我区已连续举办了9届“弋心跟党走、助力芜湖蓝”弋江区“快乐行走”大型健康公益徒步活动、14届“城市之间”篮球赛、6届中国●芜湖“享文杯”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全国城市公开赛,协办了芜湖市第一届亲子运动会。每年都举办新年登高主题体育活动、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六球一舞”业余联赛、社区运动会、农村运动会等体育活动。2023年,还承办了安徽中小学生激光射击锦标赛、中国田径协会青少年体校俱乐部田径联赛(东部区)、安徽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男子U14组)以及芜湖市第一届绳王争霸赛、芜湖市篮球业余联赛市级决赛等多场市级以上赛事,全年共计开展体育活动赛事30余场。
二、 场馆特色
(一)设置隔离门
我区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在十二中儒林中学,为了确保学校教学和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两不误,我们在十二中儒林中学建设两道隔离门,在教学期间,打开隔离门,正常教学。在放学后或双休日、寒暑假时间,关上隔离门,学校体育场地对外低免开放。
(二)运动项目齐全
我区公共体育设施种类齐全,除了社会足球场外,我区区级“二个一”和街道“三个一”公共体育设施场地均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广场舞、棋类、武术、瑜伽、健身步道、轮滑、冰雪等项目。
(三)建成弋江区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
开展科学健身与社区运动健康指导服务。探索运动健身指导和康复训练。
三、 今年以来的开放运行情况
为了让弋江区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体育公园最大化发挥社会效能,弋江区文旅体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第三方进行专业运营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第三方向弋江区居民提供一个 50 米标准游泳设施及其他健身设施的服务。
(一)足球场对外低免开放
区社会足球场委托安徽奥园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单位必须严格参照国家低免开放标准,负责日常运营、安全保障和保洁等工作,社会足球场每天8个小时免费对外开放。
(二)区“二个一”对外低免开放
1、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委托弋江区篮球协会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单位必须严格参照国家低免开放标准,负责日常运营、安全保障和保洁等工作,于今年5月1日小长假,正式对外低免开放,其中教学时间内供师生教学使用,教学时间外对社会实行低免开放,有需求的市民可由位于利民路的二十五中北门进入。2020年,区文旅体局特意投入30万元进行了维修,完善篮球场、羽毛场等,修复灯光设施,增设了一批健身器材,同时在学校内部道路设置了电动门进行学生教学区域、社会人士隔离。近几年来,区文旅体局继续投入完善室外体育场设施。对外开放时间平时为下午6点到晚上22点,周末和寒暑假为早上8点到晚上22点,其中下午1点前免费开放,1点半之后低免收费: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15元一个人,不限时;包场140元一个小时。
2、区南瑞湖体育公园
区南瑞湖体育公园委托区足球协会进行运营管理,运营单位必须严格参照国家低免开放标准,负责日常运营、安全保障和保洁等工作,南瑞湖体育公园现24小时对外免费开放,晚上7点至9点半提供照明服务。
(三)区游泳馆对外低免开放
区游泳馆通过政府公开招标购买服务的方式,与海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国际会议中心合作共建,共建单位必须严格参照国家低免开放标准,向弋江区户籍居民提供具有50米标准游泳设施及其他健身设施的体育类服务项目。对外低免开放时间为每周35小时,每日不少于5小时,具体开放时间为:周一至周五14:30-19:30,周末09:00-12:00,20:00-22:00。区游泳馆采用购买惠民年卡享受游泳服务形式,惠民年卡费用政府补贴后,个人每年只承担180元,办卡人必须持有弋江区户籍,或是弋江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需要开单位在职证明)。
(四)街道“三个一”对外低免开放
我区街道“三个一”公共体育场地除个别共建共享场地实行限时低免开放外,其它场地实行室内场地白天全面对外免费开放,室外场地24小时对外免费开放。
四、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一是对照体育设施建设区级“二个一”、街道“三个一”标准,加快建设力度,争取全面达标;二是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积极探索社会足球场等体育场地设施建成后维护管理模式;三是谋划十四五规划体育建设内容,合理布局设置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完善城市“15分钟健身圈”;四是积极对接我区境内奥体中心和安师大体院等高校资源,并开展深度合作,努力打造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智慧体育示范区。
(二)积极发展体育产业
优化体育产业结构,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社会力量兴办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健身、体育赛事开发、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咨询培训、体育休闲、场馆运营等行业。鼓励普通高校、职业院校设置体育产业相关专业,形成支撑体育产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奥体公园二期建设,提高芜湖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芜湖国际会展中心周边服务配套设施的软硬件水平,大力引进和举办高端展会和国际会议、重大体育赛事、国际性演艺活动。积极发展体育休闲业,重点发展健身休闲业、场馆服务业、体育培训业和体育赛事业,培养一批集团化、连锁化的大型体育服务企业。利用城市边角地、工业园闲置厂房和商业综合体,引入时尚体育运动项目。构建以场馆服务和竞赛服务为基础,增加体育休闲、体育培训、科学健身咨询和指导的产业链的上端,再设置以运动医疗器材、运动健康促进中心和体育学院等医疗产业的终端产业。完善“十里江湾”公园体育活动设施,建设“三湖一坝”和城南圩健身步道。
(三)加强发展体育重点工程
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专业足球场、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加强我区口袋体育公园、百姓健身房、健身步道等项目建设。
全民健身工程:加快全民健身体育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奥体中心、安师大体育学院等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推进镇(街)、村(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
规划健康体育小镇项目,联合有关体育集团、长三角体育发达城市、安师大体院,在体育产品、智能设备的研发、生产、交易会、体育赛事、体育培训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因地制宜利用城市边角地、工业园闲置厂房和商业综合体,引入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完善“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活动设施,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弋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
2024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