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文化旅游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谋划
2024年以来,弋江区扎实开展文化旅游等各项工作,现就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谋划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一)强化理论学习,抓实理论武装
继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局党组学习、党支部学习的主线,不断丰富“三会一课”内涵外延,通过党组集中学、党支部集中学、党员自学和开展红色基地现场学等方式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推动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强化作风建设,铸牢思想防线
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号召支部党员认真学习党的纪律规矩,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内容,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强化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廉政谈话提醒、谈心谈话、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规范党员发展,发挥模范作用
一是以开展各项志愿活动为契机,增强全体党员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党员队伍。二是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规范发展流程,加强党费管理,及时更新党员台账。三是全面推行“爱党建”、“学习强国”、“大江看看”等学习平台,对支部落实党内组织制度和党员参与组织生活情况进行纪实管理。
(四)落实“双联双应”,构建联动机制
一是组织局党支部党员到联系的南街社区报到,建立联动机制。二是局班子成员根据分管部门、分管领域的不同,按照区直机关工委相关工作要求,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并根据需要向南街社区拨付双联系经费2万元,用于社区建设。三是积极参加社区党委牵头开展的双联系双报到双服务社区共建活动,积极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
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一)精心安排,积极组织参与市级以上文化艺术活动和比赛
组织白马街道文化站选送节目《五福迎春》,参与芜湖市2024年“大地欢歌·冬之梦”冬季村晚,并参与2024年芜湖市春节村晚示范展示活动录制。选送黄梅戏《天仙配》中经典唱段《织绢》参加2024芜湖市戏曲春节晚会。组织舞龙、舞狮、鱼灯、跑旱船、踩高跷等民俗巡演队参与“龙腾盛世·福满江城”2024年芜湖市元宵民俗文化节巡游表演,同时组织弋江区多个非遗展示项目开设非遗市集,传承传播非遗民俗文化。选送节目《激情桑巴》参加第二届芜湖市小龙虾美食节启动仪式。选送节目《我家住在长江边》、《山城欢歌》参加芜湖市全民广场舞“康乐年华组”联赛,分获一、二等奖;选送《好时代》《激情飞扬》参加“激情飞扬组”联赛,分别获得一和三等奖。选送《我家住在长江边》代表芜湖市参加“大地欢歌·舞动江淮”2024年安徽省广场舞联赛总决赛,获得最佳特色奖。组织选手参加第十六届芜湖市社区文艺展演暨“歌唱祖国”全民K歌大赛,并积极配合市局组织安排,最终我区2名选手分别获得了“花样年华组”金奖、铜奖。
(二)依托“我们的节日”和重大节庆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围绕全年春节、元宵节、建党日、八一、中秋、国庆等时间节点,与街道、村居联动开展多场文化艺术主题活动,分别有“大地欢歌·美好安徽”冬季乡村村晚、“龙腾弋江呈祥瑞·迎春送福暖民心”弋江区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弋江区春节民俗大巡游(彩船送喜、龙狮大拜年)活动、“龙腾盛世闹元宵·福满江城弋家人”元宵节主题活动、“永远跟党走”弋江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群众文艺演出、弋江区庆“八一”双拥文艺晚会、“大地欢歌·美好安徽”弋江区白马街道夏季乡村村晚、“月满中秋”弋江区群众民族音乐会、“弋辛一意 共祝祖国好”利辛县与弋江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大型文艺巡演、“情满利辛·爱在弋江”利辛县与弋江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巡展等,切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艺术和节庆氛围。
积极组织创作戏剧《1951邵阳江》、广场舞《我家住在长江边》、音乐《党啊,我深深爱着你》参加第四届安徽省群星奖评选。
(三)立足群众需求,扎实推进民生实事和文化惠民工程
依托“15分钟阅读圈”建设,实施公共文化空间工程,做好江湾书院、马饮书院、弋江南书苑、白马洞天书院、马塘书院、观湖书院、文昌书苑、白马街道和中南街道综合文化站共9个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功能完善和绩效评估,均通过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认定,其中江湾书院、马饮书房被评为一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参与第十一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对文化和旅游市场消费实施补助,将符合条件的松鼠小镇内美食商户进行了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特约商户的申报参加,同时根据市级文化惠民消费的部署安排,及时报送市场主体的优惠信息,扩大文旅惠民消费影响力。开展送戏进万村活动,2024年弋江区“送戏进万村”共18场演出任务,已于3月全部演出完毕。做好区文化馆、图书馆、8处街道综合文化站以及9处城市书房、18个社区书吧等公共文化设施对外免费开放和活动开展。完成南瑞街道文体中心建设,推进火龙街道、马塘街道文化站迁址新建和对南瑞街道文化站提升改造等项目。
区图书馆与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战略合作,协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参考咨询服务;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共建实习基地协议。成功举办“阅弋江·我来推荐一本书”系列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累计近一千场次。出台文件《弋江区城市书吧管理办法》、《弋江区街道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试行)》,切实加强对街道文化站、城市书吧等公共文化空间的管理。中南街道获评2023年书香安徽“十佳书香之乡(镇、街道)”荣誉称号;南瑞街道南街社区高宇同志获评“2023 年安徽省百佳书屋管理员”;澛港街道鲁良君获评2023年安徽省“书香之家”荣誉称号;白马街道白马洞天书院“‘桃李·繁林’青年志愿服务小课堂”评为2023年度“书香安徽十佳阅读推广活动”。
(四)持续做好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一是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要求,成立弋江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小组,制定弋江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二是对市级文保单位石硊渡修缮工程完成资金申报和修缮方案审批,计划年内施工;三是召开文物工作会议,与属地街道和村居文保员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对全区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巡查,认真落实日常巡查和管护责任。四是认定和公布《萍萍剪纸》《青白瓷人文茶道》《瑞龙龙虾制作技艺》《晓马红白鸭传统系列产品制作技艺》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三、文旅产业发展和旅游宣传推广工作
(一)推进文旅产业提质发展
松鼠小镇获批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皖美消费新场景”称号,指导松鼠小镇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中已通过3A级旅游景区景观价值评价。积极组织各市场主体积极参加芜湖市文旅惠民消费季主题活动。数字创意产业“双招双引”方面,截至目前新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额23.427亿元;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为金鹰国际酒店项目、“上元中江科创园二期”项目。正在推进的陶家山矿坑文旅项目计划总投5亿元,依托我区天然矿坑水资源,打造集水上、潜水、低空、竟技、观光、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业态文旅综合体。同步与区发改委共同谋划重大文化项目,推进“旷野集团直播研究院”及“贝石科技新型直播基地”两个省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建设进度。
认真落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行动,组织、指导仙里人家参与评定芜湖市精品民宿,开展乡村旅游“双微提升点”和主题村打造工作,其中斗门民宿村九曲栈桥微型湖泊创意提升项目被评为优秀双微点位,仙里人家民宿获得芜湖市精品民宿称号。将“三湖一坝”、芜湖文化公园酒店项目申报列入省旅游“512项目库”。推荐我区龙桥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白马山水泥厂、安徽省核科技馆、松鼠小镇参选芜湖市研学旅游基地;组织奇瑞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小镇、长飞半导体、威迈斯新能源、海螺水泥、华夏光电参与芜湖市工业研学项目申报。会同白马街道办事处在新大垾斗门自然村承办2024年度欢乐芜湖乡村“MALL”夏季乐游行弋江站活动,开展“乐游乡村”、“艺美乡村”、“兴旺乡村”系列活动,吸引游客约1000人次,取得良好成果。
(三)旅游宣传推广方面
一是搭建并运营“Hey 遇见弋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平台,以弋江区特色文旅资源宣传为主线,内容多次被“欢乐芜湖”“弋江发布”等公众号、视频号引用转发,成功构建起良好的宣传矩阵。二是拍摄《弋江·十二时辰》文旅宣传片,展示弋江旅游和城市发展形象,绘制弋江区手绘旅行地图宣传册,打造弋江文旅VIS视觉系统及多条精品旅游路线。三是成功举办“欢乐芜湖 弋游未尽”2024年芜湖市弋江区(利辛)文旅推介活动,被中国日报、新华报业网、安徽商报、安徽青年网等11家主流媒体宣传,图片直播平台浏览量超27万人次。
四、文旅体市场服务监管和广播电视工作
(一)持续推进主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2024年,弋江区文旅体局定期召开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委会会议,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带队检查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情况9次,针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召开专题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围绕春节、“两会”、“五一”、“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分析研判行业领域安全突出问题,下发安全防范提示单,利用QQ群、微信群、应急广播、电话等途径第一时间将各级安委办生产安全亡人事故警示通报和省市区领导指示精神传达到行业领域末梢,累计传达、通知312家次。开展住宿式校外培训机构安全管理、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集中区域消防问题整改、印刷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夜间作业安全管理、电影院消防管理、文化娱乐场所夜查、培训机构“拆窗破网”等8个专项整治行动,覆盖网吧、KTV、影院、剧本娱乐、星级酒店、旅行社、印刷企业、文体类校外培训机构等多个业态,督查、检查经营单位94家次,发现隐患问题58处,已全部完成整改。保持监管领域企业台账和街道信息互通、动态管理、季度全覆盖检查,压实属地责任。6月中旬,举办“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弋江行”暨“6·16”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组织境内文旅广新行业单位法人或主要负责人近300人到场观摩、参训,进一步为行业领域经营单位普及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文明出行、应急避险和应急救生等知识。
(二)加大广播电视行业专项整治工作
一是牵头组织召开2024年度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工作联席会议暨整治非法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专项行动工作布置会,明确年度目标任务,共同推动专项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宣传,采取悬挂宣传横幅,利用LDE显示屏、应急广播、进社区等形式大力宣传,广泛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意义、目的、要求和法律责任,在全区营造清理整治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居民群众明白整治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三是全面摸排,专项清理,组织人员对全区电器商行、家电维修店等场所,对非法销售、安装和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设备的经营户和使用住户进行实地检查,做到清理整治心中有数,联合属地街道开展联合整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四是通过联席会议及专项布置会,要求各属地街道形成非法卫星整治的资金保障机制,同时积极联系中广有限公司给予最大的奖励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居民的参与度,确保专项行动有力开展。
(三)结合常态化“扫黑除恶”开展行业监管
结合日常检查及联合市支队检查区境印刷企业、零售书店,做好政治性有害出版物查堵工作。开展“六一”期间文化市场专项检查,协调市支队参加区扫黄办组织的联合检查行动。深入学习贯彻“扫黄打非”相关工作规范,提升履职能力,切实提高扫黑除恶法治化。联合区相关部门对中央城财富街域内的网吧、电竞酒店等易出现未成年人的场所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要求各经营单位设立警示牌、把好电子禁入及人工核对进入各项手续关,进一步提升监督管理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五)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和行政审批工作
组织辖区内70余家文化、艺术、体育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法人或主要负责人,开展培训机构办学规范收费培训会及落实安全九项制度安全培训会。今年以来全覆盖对培训机构的各项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对培训机构不符合安全的各项设施设备,督促机构及时整改到位。现场指导培训机构课程上架操作、协助机构教材材料内部审核工作、各项安全检查工作、积极协调家长投诉工作,协调解决投诉案件近百起。
进一步规范营业性演出等文化、广电和体育类行业审批,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平稳划转相关许可职能工作。积极落实行政许可七天双公示,通过宣传发动、实地走访等多种工作方式做好信用体系建设。
(六)应急广播建设与管理
今年以来,完成全区20户以上的自然村应急广播建设安装和调试运行工作,新增应急广播播发终端227个,极大地提高了全区应急广播系统覆盖范围和传播能力。同时,加强对应急广播终端的日常巡检和维护,确保每个终端都能稳定、可靠地运行。今年以来,全区应急广播播发气象预警、民生实事、交通安全等相关信息近2000条。
五、体育工作
(一)持续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截止10月底,已完成3处口袋体育公园、4.9公里健身步道和1个百姓健身房建设,另有2处百姓健身房预计11月份建设完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进行体育场所专业化运营管理,区社会足球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区游泳馆和南瑞湖体育公园分别委托安徽奥园体育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区篮球协会、安徽海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国际会议中心、区足球协会等有资质的体育相关单位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最大化发挥社会效能,凸显体育惠民成果。
(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截止10月底,我区已举办第9届“快乐行走”大型健康公益徒步活动、第14届“城市之间”篮球赛、第6届中国·芜湖“享文杯”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全国城市公开赛等大型活动,协办了芜湖市第一届亲子运动会。举办了新年登高主题体育活动、“体育大拜年 健康迎新春”2024年弋江区全民健身大拜年活动、毛泽东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六球一舞”业余联赛、社区运动会、农村运动会等体育活动30余场。
(三)强化体育健身培训
加强对全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推广、普及运动项目中的作用。指导督促体育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冰雪和类冰雪(轮滑)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开展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其中国家级6人,一级14人,二级31人,三级计划培训110人,将在年底前完成。
六、2025年工作谋划
(一)真抓严管,全面推进机关党建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支部理论学习内涵外延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党员的政治站位和理论水平。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组会,按时上好党课,确保组织生活规范化、制度化。
2.持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利用“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读本、违法违纪等案例剖析材料和警示教育片,开展谈心谈话,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运用鲜活的反面典型实例以案为鉴,警醒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教育党员防微杜渐,做到警钟长鸣。
3.发挥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开拓创新,推进文化事业蓬勃开展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做好三级公共文化场馆,包括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免费开放和文化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好群众文化文艺活动,打造区级弋江金秋文化月和“欢乐芜湖 周末剧场”等品牌活动,谋划与区境高校联动,打造更多青年群体参与的文化主题活动,结合我们的节日和重大节庆日,指导街道、村居经常性的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主题活动。结合民生实事要求,对照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进一步提升城市书房、社区书吧和街道文化站的日常开放运行工作。做好2025年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各项工作任务,继续挖掘本区非遗项目;创新形式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文化文艺原创作品。
(三)与时俱进,助力体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推进群众身边的健身设施提质增量,完成区“二个一”、街道“三个一”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任务,超额完成快乐健身行动任务,计划对区社会足球场地草皮进行维修翻新。二是积极培育打造全民健身特色品牌赛事活动,不断提升赛事活动的品质与吸引力。推广普及社区运动会,积极开展“六球一舞”业余联赛。以品牌赛事活动为牵引,带动更多的群众参加健身活动,鼓励更多群众在周末、晚间参与健身活动,不断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加快“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提高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三是不断提升全民健身活动服务水平。加强对全区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的引导和管理,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在推广、普及运动项目中的作用。指导督促体育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球类(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冰雪和类冰雪(轮滑)等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培训。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健身氛围。多层次、多渠道宣传快乐健身行动成果,采取图文、动漫、短视频、应急广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群众健身风采,讲好群众健身故事,增强群众健身意识,营造浓厚的群众健身氛围。
(四)依法依规加强市场监管,营造主管行业良好市场环境
一是完善源头防范机制,严把文化、旅游、体育市场准入关,严格审查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场所许可、备案条件,严格审批营业性演出活动。二是健全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联合开展执法检查、监管行动。三是紧密结合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工作,对区境内文化旅游体育及广电市场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四是做好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整治工作常态化,继续开展“无小耳朵社区”创建。五是持续做好文化艺术和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根据上级部署,结合本区实际落实各项监管政策。
(五)完善旅游业发展体系,培育旅游精品,统筹发展旅游和数字创意双招双引工作。
一是文旅产业发展方面,积极组织文旅企业参加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和展览展会,加强文化和旅游企业单位品牌荣誉申报,推动区境文化产业企业做大做强。二是贯彻落实全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和“旅游强省”工作部署,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三是数字创意双招双引方面,立足弋江区现有数字创意企业持续做好企业服务工作;2025年将继续完善产业专班队伍建设,紧盯“补链、强链、延链”的关键环节,定期与招商、发改、统计、商务等部门联动,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四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强化弋江区旅游配套服务业发展;指导松鼠小镇3A级景区申报,结合“三寺两矿”地块谋划适当旅游项目,宣传推广弋江旅游资源,做好旅游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