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统计局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安排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弋江区统计局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2年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3%,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3%,其中,技改投资增长51.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3.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6.2%。建筑业产值同比增长27.7%。
(二)人口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按照人口普查工作时间节点,区人普办指导街道开展长表抽样职业编码工作,完成国家、省、市的普查查询改错工作,严格要求数据上门审核,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圆满完成了市级普查验收工作,并整理归档上交普查资料。对人口普查数据应用进行开发,编写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与技术总结。向上级普查机构报送普查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区常住人口为42262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09514人相比,增加113106人,增长36.54%,年平均增长3.16%。
(三)紧抓党建工作上行下效
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每个月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每季度认真上好党课,切实提高“三会一课”质量,努力促进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简史》、《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党史学习书籍。今年共开展集体学习16次,开展党支部书记进社区上党课1次,开展党员实践活动12次,赴联系社区开展交流活动3次,慰问联系困难户5户。
(四)统计基础工作继续落实
一是抓好新入库四上企业的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的验收工作。召开会议进行业务培训和任务分工,南瑞街道、马塘街道统计站申报了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示范点,6家企业通过了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的验收。二是继续开展统计资料档案盒管理督查工作。重点检查了2021年以来新增项目、规模以上工业、商贸、服务业及建筑业企业统计基础工作及核查相关指标的数据质量,共抽取了百余家企业。检查发现并当场反馈统计基础资料不完善,资料缺失、支撑材料与统计数据不匹配等各类问题三十余条,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统计法制加大力度
大力开展了《统计法》、《全国普查条例》、《安徽省统计条例》的宣传工作,为数据的采集营造良好环境。制定本年度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响应弋江区“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活动。制定本年度权力和责任清单及与之对应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规范执法检查工作,按要求对13家疑似库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对12家企业进行“双随机”抽查工作,把企业的数据指标进行重点核查,规范企业的档案盒资料,夯实数据质量。针对2021年新增企业,发放法律告知书,要求统计依法统计、诚信统计,按时上报报表。
二、2022年工作安排
1、完成人口普查收尾工作。继续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开发应用工作。
2、强化统计基础工作。继续加大对企业统计档案盒的规范要求,持续落实统计基础工作自查和督查工作机制,深入基层、企业进行调研,在加大业务指导的同时落实督促检查。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统,增强企业依法履行统计义务的法律意识。
3、做好企业新增工作。良性的经济增长突出反映在当年新增企业的数量与质量。新增工作一直是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局将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新增工作的最新要求,指导街道、企业新增材料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新增资料的完整性、严谨性、竞争性,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区新增工作申报的成功率。
4、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统计工作千头万绪,但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统计服务。2022年,区统计局将继续提高认识,依法统计,努力提高采集数据的能力和水平,做全区经济建设的“信息库”;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努力提高解读数据的能力和水平,做全区经济建设的“化验单”;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努力提高统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做全区经济建设的“智囊团”;深入一线,加强调研,努力提高统计监测的能力和水平,做全区经济建设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