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应急管理局新闻发布会(2021年3月)

发布时间:2021-03-31 09:41信息来源: 弋江区应急管理局阅读次数:编辑:王娟 字体:【  


发布时间: 2021年3月30日
发布地点:高新区管委会3楼应急管理局会议室

发布人:弋江区应急管理局局长伍翔
主持人:弋江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宋海燕
发布单位:区应急管理局


为深刻汲取 “11.28”事故教训,贯彻落实《芜湖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立即组织开展合用场所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芜安办[2020]94 号)和区委区政府印发的《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整治月工作方案》(弋办[2020]50 号)精神,全区开展了以消防安全为重点的合用场所整治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政同责,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整治工作“一盘棋”。

排查整治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合用场所检查 10 余次,实地检查督导调研推进工作,区政府分管同志结合分管工作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检查。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先后主持召开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整治专项会议、合用场所整治调度会 5 次,通报调度工作情况,谋划工作措施,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各街道、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行动迅速。区民政、人社、城管、住交、农水、市场、商务、教育、卫健、文旅体等部门按照要求,立即组织开展各行业系统内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排查整治。各街道组织召开专项工作布置会,研究推动合用场所消防安全工作,加大整治行动的深度、广度及力度。

(二)坚持全域排查,整合基层力量,确保整治 工作“一本账”。

各街道根据工作方案,联合公安、住建、文旅、教育、应急、消防、城管、市场监管等行业监管力量,组织发动网格员、社区民警等基层力量,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逐个区域、逐个场所摸清合用场所数量、居住人数、建筑消防设施状况及消防安全管理等情况,并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健全场所清单和隐患清单,针对性做好隐患排查统计和整改情况记录,基本实现“整改一处、销案一处”,确保底数清、情况明。采取“每周上报、每月调度”的工作模式,1 月中下旬,区安委办联合督查办对合用场所整治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督查,就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题通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整治要求和目标,确保整治行动扎实开展。

截至目前,全区共发现合用场所 1282 处违规居住 1448人,清理 614 处搬离 771 人,分别占47.9%,53.2%,违规使用液化气 207 处,整改206 处。

(三)坚持靶向施策,狠抓执法攻坚,确保整治工作“一条心”。

按照“疏堵结合、分类处置”的原则,对无证无照经营、违法违章搭建的,坚决依法查处和拆除;对隐患严重、逾期不改、严重危害公共消防安全的,依法予以查处。同时制作印发《加强“三合一”场所火灾防范六项措施》、《合用场所火灾防范技术措施参考示例》,帮助搬离确实有困难、具备整改条件的场所落实技术防范措施,减少亡人风险。

各街道、各相关部门条块结合,加强联合执法。针对中南建材城、汇成名郡小区、大地批发市场、中央城商业街、南瑞商业街、巨勇集团等 6 处隐患集中区域,公安、消防、应急、城管、市场监管、教育、环保、文体、住建等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先后开展联合检查 30 余次,对违规住人且拒不整改的场所严措施、出重拳、促落实,共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千余份。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法关停查封 8 家单位,罚款13.87 万元;区卫健委责令 3 家诊所停产停业;区应急管理局联合消防救援大队协助南瑞街道,关闭了江南春城居民楼架空层服装加工厂,约谈了芜湖轻轨总包单位主要负责人,全年罚款9.2万元;澛港街道组织拆除中央城小区阿飞排挡,安装独立烟感580个。通过街道、部门的联动整治、合力攻坚,消除了一批重大消防安全隐患,在全区形成了合用场所整治的高压态势。

(四)坚持统筹兼顾,营造浓厚氛围, 确保整治工作“一股劲”。

12 月 25 日,区政府召开消防安全联席会议,对街道、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明确各街道、各相关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提升消防检查监管能力。12 月 13 日,组织公共聚集场所开展疏散演练和灭火实践操作培训。12 月 31 日,召开全区公安派出所民警消防安全监督检查业务培训会,切实增强基层民警消防监督检查能力。1 月 6 日、1 月 15 日,先后召开大型商业综合体、施工工地等单位负责人约谈培训会。此外,分区域对基层网格员进行消防安全业务培训,切实增强网格员发现隐患的能力。街道、部门充分利用电子屏、楼宇电视、公告栏等加强消防安全提示提醒,将宣传教育培训与整治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普及消防安全知识,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发动网格员上门开展宣传提醒。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上门发放《合用场所消防安全告知书》3000 余份,提醒、引导 280 余名群众自觉拆除搬离合用场所。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合用数量多。全区共摸排各类合用场所 1282 处,违规住人 1448 人,基数大,覆盖面广。目前还有600余家还未整改,特别是一些批发市场、商业街等场所业态变更调整快、人员流动性大,整改难度大、时间跨度长。

二是人员意识差。部分合用场所使用人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火灾只是偶发、极个别事件。部分合用场所产权人、管理人监管不到位,存在较大的火灾风险。

三是隐患整改难。部分合用场所业主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对整治活动不理解、不配合。部分隐患集中区域建筑老旧,业主数量多,整改阻力大,强制搬离极易引发群体性稳定问题,采取技术措施需要大量经费。

三、下步工作建议

一要攻坚克难抓整治。各街道、部门要树立“消除一处隐患就是避免一起事故”的理念,持续开展合用场所整治,盯紧还未整改的合用场所和隐患集中区域,及时调度推进,拧紧责任链,逐个明确整改责任和措施,确保隐患见底清零。

二要多措并举抓整改。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安全隐患排查、合用场所整治指导力度,对于“商改住”的合用场所必须坚决整改,对于商住两用的场所,一时无法清理的,要通过物理隔断、增加逃生通道、控制明火火源、增设独立烟感、增加消防器材等形式减少风险隐患;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创新宣传引导方式、主动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特别是对生活极度困难的家庭,街道要安排专项经费,完善物防技防措施,加强火灾预警和初期处置,减少火灾亡人风险。

三要强化引导抓宣传。经常性开展“回头看”活动,加强已整改区域的检查和消防安全提醒。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利用各种平台、资源、力量深化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救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普及度。

四要建章立制抓经常。各街道、各相关部门把合用场所整治作为经常性工作常态化开展,大力督促隐患整改,实施隐患清零行动,形成工作闭环。同时加强对新生场所的消防安全、安全生产监管,从源头上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消防救援大队要加快推进全区火灾防控体系试点建设和街道消防监管机构建设“两项工程”,坚决遏制“小火亡人”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