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江区民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弋江区民政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发挥民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严格落实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上半年,我局各项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指标均顺利达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一)城乡低保。全区共有6个街道54个村(居),总人口38万人,截止2022年6月共有低保户3132户4086人。累计发放低保金1855.8323万元,人均补差751.41元。
(二)特困人员供养。截止目前弋江区已认定有在册特困供养人员320人,其中分散供养273人,集中供养47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67.1918万元,发放照料护理补贴5.508万元。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共计54人,其中30人已纳入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为55.56%。
(三)临时救助。截止目前已审批临时救助790户次,发放救助金301.86万元,其中街道审批临时救助605户,发放救助金113.85万元,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二、扎实推进社会养老工作
(一)推动三级中心提升改造项目。今年共上报20个养老服务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分别为2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2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和4个村级养老服务站,计划年底前完工,目前各街道正有序推进中。
(二)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我区今年继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今年共计改造71户,其中66户预计6月底前完成上门安装,其余5户完成上门评估,确定改造方案,预计7月进行上门安装。
(三)加快推进老年助餐点建设。今年省民政厅出台《老年助餐服务实施方案》,我区根据现有条件利用养老服务用房和社区办公用房进行改建,加快老年助餐点建设。今年共计建设51个老年助餐点(社区食堂),目前已完成10个助餐点建设,其中5个已开展运营,已与宜居公司签订老年爱心助餐服务战略合作,由宜居中央食堂为全区进行统一配送服务。
(四)开展独居老人上门探访服务。为保障独居老人生命安全,防止冲击道德底线的事情发生。区民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由第三方对非政府保障对象的独居老人提供上门探访服务,由助老员或社区网格员每周一次上门探访和三次电话回访,并为其免费安装智能呼叫设备,提供紧急呼叫功能。目前正在全面摸排独居老人,预计7月份正式实施。
三、有序推进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工作
(一)基层政权工作。督促指导马塘街道开展新兴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民主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并要求在年内完成。上半年,对伟星金悦天境小区、金色利民小区、长江之歌小区的社区配套用房进行了验收。
(二)推进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2月,我区出台《弋江区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工站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建设要求和保障措施,实现街道社工站全覆盖。在“三社联动”提质升级为“五社联动”的基础上,把社工站打造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平台。目前我区6个街道均已挂牌社工站。
(三)推动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社区基金链接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对接居民需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推动社区自治。落点滨江、中央城、丽城、汇成、李巷5个社区及澛港街道,探索设立共6个社区慈善基金,基金初始金额共计6.5万元。6家社区基金所属慈善组织为市慈善总会、爱德基金会、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
(四)志愿者注册及志愿服务情况。全区目前已实名认证志愿者约3.9万人,志愿团队约112家,主要围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及居民需求开展各领域志愿活动。今年5月,我们积极响应“志愿我先行、共建干净城”的倡议,引导芜湖爱心天使协会、芜湖阳光爱心协会、志华爱心团队成为我市首批认领包干路段卫生区域的志愿服务团队。6月,推荐芜湖蓝天爱心协会参加了全市首场优秀志愿项目交流会,并受到评审好评。
(五)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和社工机构扶持情况。目前我区社区工作者约461人,其中持证社工约259人,上半年组织开展了一次社工骨干业务培训会,持续举办社区治理学院线上课程和线下实践,为社工人才赋能。积极争取区级资金60万元,投入到社工站的建设和项目运营中,拟持续举办弋江区第五届公益创投,进一步加大对社工机构的扶持力度。
四、社会组织工作持续深化
(一)社会组织办理审批情况。截止目前共办理审批件
共114件,其中成立登记3件、变更登记33件,注销登记2件、补办证书2件、章程核准55,到期换证19件。截止到6月底,全区共有社会组织196家,其中社会团体63家,社会服务机构133家,社会组织登记数据准确全面。
(二)持续开展公益创投。继续开展第四届公益创投项目,联合相关部门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困难群众救助、社会服务、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完成中期评估和督导,确保项目成效。
五、开展社会事务各项工作
(一)区划和地名管理工作:上半年以来,由我区牵头负责,开展进行了弋江南陵线的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目前正在进行外业工作,计划在9月份完成。上半年完成了4条新建道路的命名申报和2条道路的起讫点调整申报工作;完成了国家地名管理系统(数据库)的我区的地名数据更新和完善工作,新增了27个词条(地名),更新了5个词条的系统数据。
(二)扎实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我区目前符合条件的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共35人(均为散居),其中孤儿3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2人。补助标准在不低于目标考核1150元的基础上,再争取到区级财政支持即每人每月另增补230元,合计每人每月能领取到1380元的生活补贴,今年1-6月共发放保障金28.56万元。
今年上半年,通过走访慰问的形式已完成弋江区范围内128名困境儿童及农村留守儿童2轮走访全覆盖。走访结束后及时更新走访记录表,并建立儿童一人一档,规整纸质档案及电子档案,按月更新儿童信息台账,做好服务内容记录。
(三)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2022年上半
年,研究制定了《2022年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全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常态化督导检查的通知》,截至6月底,全区境内共摸排重点水域410处,发放《致全区未成年人家长的一封信》《关于预防学生溺水致全市学生家长的信》约3万余封,目前防溺水警示标识牌928个,防溺水宣传标语176条,防护栏525个,简易救生设备18份,防溺水重点人员146人。
(四)残疾人两补工作。截止目前,全区审核符合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3571名,按照65元/月标准,打卡进行发放,累计补贴132.8万元;审核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2133名(1-2级残疾等级1811人,3-4级残疾等级322人)按照1500元/年(残疾等级1-2级)和1080元/年(残疾等级3-4级)的标准,打卡进行发放,累计补贴 144.4万元。
(五)婚姻登记工作正常开展。2022年上半年婚姻登记工作,坚持以依法行政,为民服务为宗旨,截止目前,已办理结婚登记815对,离婚登记258对,补领结婚证117对,补领离婚证19件,无一例差错。上半年,我区跨区办理业务250件,满足群众就近办理婚姻登记服务的需求。
六、突出党建引领助力全面发展
(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一是抓好学习教育,组织全体党员干部使用好“学习强国”、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得到等平台。二是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按时、足额缴纳2022年上半年党费1170元。三是履行“一岗双责”,彻底整治“四风”,切实做好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二)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举办《深学百年党史,锤炼坚持党性》党课”、“围炉读经典”、“重走革命路,重温革命史”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永葆为民初心、锐意开拓进取。召开党史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真正做到了红红脸、出出汗。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走访慰问、开展活动、政策帮扶等方式关爱困境儿童、困难群众和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
(三)开展专项活动抓亮点,全力打造“民呼我应”品牌。结合“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打造“民呼我应”党建特色品牌。子品牌一:“精准帮扶”+“救急难”。通过临时救助中“救急难”、精准救助等政策,简化救助程序,为困难群众提供“应急之需”。子品牌二:“网络+网格+网红”社区治理模式。打造智慧社区,构建数据集聚整合、职能上下联通、服务集成高效的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网络”;打造精细化服务,构建纵向到底、功能叠加、组织健全、无缝联动的管理服务“网格”;打造全科社工队伍,培育宣传党的政策、服务居民群众的“网格红人”。子品牌三:“养老580”服务品牌。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城市30分钟养老服务圈。
下半年工作打算
1、 加大保障力度,推进社会救助新发展。积极改革完善救助制度,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建立分层分类的梯度社会救助体系。
2、 提升综合水平,推进养老服务新发展。加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提升改造,年底前实现我区村(居)养老服务设施100%全覆盖。
3、加大培育力度,推动社会组织新发展。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实现社会组织个性化服务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
4、统筹专项事务,推进社会事务新发展。对困境儿童继续跟进走访,针对每位困境儿童制定相应的个案辅导,并组织各种关怀关爱活动。
5、继续做好民政领域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