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马塘街道中心幼儿园教师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24-01-05 10:33信息来源: 弋江区教育局阅读次数:编辑:弋江区教育局 字体:【  

一、人事管理制度

(一)人事

1.凡本幼儿园的教职工必须热爱教育事业不提倡留职停所,未经本园许可,不准从事第二职业。

2.本园教职工必须认真履行岗位责任制,遵守我园各项规章制度,并服从分配。

3.凡应聘入我园工作的教职工、试用期为一个星期,试用期满考评合格,方可成为本园正式教职工。

4.我园决定调整工作岗位的教职工,应服从分配,按时上岗,否则从通知之日起以旷工论处。

(二)考勤

1.本园教师职工均系考勤对象,我园副园长负责考勤工作,逐日记载出勤情况,按日统计,汇总公布。

2.本园教职工必须按我园规定的办公制度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中途离岗。

3.教职工因事、因病(除特殊情况外),必须事先履行请假手续,准假后方可离岗。工作时擅离职守,按旷工论处。因公外出,也应告知园长。

4.请假期满,必须按时履行销假手续,逾期无故不归者按旷工论处。

5.教职工的业务学习和各种集体活动,均列入正常的考勤之列。

6.本园所有员工,按国规定享受寒暑假。

7.教职工的考勤必须根据有关规定,与工资、评选、职称评定挂钩,做到奖惩分明。

(三)请假

1.教职工因事、因病须离岗者,必须由本人履行请假手续。请假人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需待安排好工作之后,方可离开岗位。如因急病或紧急事故确实不能事先请假的,可委托他人办理。

2.请假一律由园长批准并告知副园长。

3.婚假、病假、丧假均按上级文件执行。

4.女职工的产假按计划生育暂行规定办理。

(四)奖惩

1.对教职工的奖励和处罚,要实事求是,公正合理,并公之于众。

2.校级先进工作者,每学年评定一次,由校长授予荣誉称号。单项奖励随时进行。先进工作者评定比例一般为15%--20%左右,表彰先进,坚持德、勤、能、绩综合评定。

3.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给予处罚,采取一票否决制。

(1)目无法纪,自由散漫,擅离职守,造成恶劣影响者。

(2)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使幼儿心理和生理受到摧残和伤害者。

二、师德师风建设及考评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升新时代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结合园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二)领导小组

幼儿园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及考评领导小组。

(三)师德师风主要要求

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学前教育方针,自觉履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的幼教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备课上课,不得敷衍塞责。

3.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4.能力为重

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5.终生学习

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生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生学习的典范。

(四)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考核内容

1.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2.自觉爱国守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宪法原则,遵守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

3.传播优秀文化。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4.潜心培幼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爱岗敬业,细致耐心。

5.加强安全防范。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保护幼儿安全,防范事故风险。

6.关心爱护幼儿。呵护幼儿健康,保障快乐成长。

7.遵循幼教规律。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8.秉持公平诚信。坚持原则,处事公道,光明磊落,为人正直。

9.坚守廉洁自律。严于律己,清廉从教。

10.规范保教行为。尊重幼儿权益,勤勉敬业,乐于奉献,自觉抵制不良风气。

(五)考核程序和方法

1.成立考核小组。幼儿园按规定成立考核小组,负责本单位师德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2.集团制定考核细则及评价标准。

3.组织评议。考核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开展师德评议。

(1)自我评价。教师按照考核细则进行自我评价。

(2)相互评议。分组组织教师对照师德考核内容进行互评 。

(3)家长评议。由幼儿园考核小组采取适当方式组织进行。

4.综合评定。考核小组根据幼儿、家长和教师同行评议情况,结合教师平时常师德表现,对每个教师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提出考核拟定等次意见。

5.确定等次。考核拟定等次应在本园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并以适当方式公布。考核小组应向每一位被考核教师反馈考核评价意见,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档案 。

教师对师德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集团园、上级主管部门申诉。

(六)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次。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1.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登记注册、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等的重要依据。

2.师德考核等次为合格的,方可在当年绩效考核和教师年度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

3.考核不合格的,当年绩效考核和教师年度考核应定为不合格,当年不得晋升职务和岗位等级,不得推优评先,并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必要时可调整工作岗位。

4.教师有违反职业道德应予处理的行为,按照《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作出处理。

(八)考核时间

师德考核每年一次,纳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内容。

(九)备注

各园自行下载《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

三、学习与会议制度

(一)学习制度

1.政治学习:由园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以集体或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每周一次。

内容:《规程》《纲要》《条例》和有教法规及党的方针、政策、文件、时事。

2.业务学习:由业务园长主持全体教职工学习。内容:

①系统地学习各类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

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研讨活动。

教师组:每周一次,业务园长主持。

保育员组:每周一次,保健医主持。

(二)会议制度

1.全园会

主持人:园长

参加人员:全体教职工

时间:每月末召开一次

内容:总结工作,安排下月工作,公布全园应工作的大事。

2.班主任会

主持人:业务园长

参加人员:各班班主任

时间:每月召开一次(月初)

内容:根据园里布置的工作,结合本斑实际,研究如何开展工作。

3.教研会:

主持人:业务园长

参加人员:各年级教师(分年级组进行)

时间:每月两次(月初、月底)

内容:围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学习研究、研讨、观摩活动等。

4.伙委会

主持人:园长

参加人员:园长、保健医、管理员、炊事员、保教人员代表、家长代表

时间:每月召开一次

内容:研究有关幼儿伙食问题及如何提高幼儿伙食质量。

5.家长会

主持人:全园家长会由园长主持.班家长会由班主任主持,年级家长

会由业务园长主持。

参加人员:幼儿家长。

时间:每学期1-2次。

内容:向家长汇报工作,征求意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及园所规定。

(三)要求

1.会议、学习必须按制度、按时召开。

2.主持人对学习的内容、讨论研究的方法、程序事先做好准备。

3.做好会议和学习记录,保存资料。

4.参加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无故缺席,不迟到早退。

四、保教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为了更加科学的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保障集团园保教工作正常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 工作职责

1.幼儿园成立保教组,负责组织和管理幼儿园保健、保育、教育、教学等业务工作。保教组由幼儿园副园长和各年级组长、保健医生组成。保教组由幼儿园副园长向幼儿园园长负责。

2.幼儿园保教组应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实际,认真讨论确定幼儿园学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任务,有计划地、高效地组织幼儿园保健、保育,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并及时进行阶段性工作总结。

3.保教组应与各年级组、班组讨论交流,在研究基础上指导各年级、各班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年龄特点及发展水平确定学期、月目标,在幼儿广泛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上生成课程和开展具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有效组织和安排幼儿在园学习和生活。

第三章 具体内容

(一)教科研制度

1.制定并实施幼儿园教育科研工作规划、学年度计划。

2.开展幼儿团教科研工作的计划管理、制度管理、队伍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档案管理、经费管理。

3.为幼儿园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提供决策咨询,负责教科研成果的交流、推广工作。

4.制定教科研成果登记制度、奖励制度

5.指导、组织园内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参加各级各类教科研竞赛活动和成果评选。

(二)业务活动制度

1.业务、教科研由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主持。

2.各教科研组分别有专人负责,教研组活动由各组负责人组织,组员应积极参与研讨,不得随意请假。

3.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应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总结,注意及时收集、整理教科研及业务活动资料。

4.业务、教科研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可根据具体专题和内容采用实践观摩、反思研讨、专题讲座、交流汇报、学访参观等各种形式。

5.主管教科研的领导应做到率先垂范,在教科研活动前必须熟悉了解研究内容,确定研究主题,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三)听课、备课制度

1.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规程》和《纲要》为依据,研究制定好各类教育教学计划。

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不断吸收新的信息,准时将下周计划和笔记交园领导审阅。

3.备课时间除做案头工作以外,还必须制作教育活动所需的各种教具、学具,准备提供各种玩具、材料。

4.坚持集体与个人备课相结合。

5.备课时不得外出或闲谈,不做与备课无关的事情,需要外出时向领导请假,经同意后,方可外出。

6.鼓励改革、创新,每学期进行一次评比,对设计新颖、富有创造性的计划、笔记、教案、教育活动设计等予以奖励。

7.组织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学期组织相互听课不少于10次,并认真做好记录和评议工作。

8.园长每学期必须有针对性地下班听课30次以上,业务园长下班听课40次以上,做好听课记录,及时进行评议,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提出建议和希望。

(四) 生活作息制度

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

1.根椐幼儿年龄特点安排进餐、睡眠、教育活动、户外活动、游戏活动的时间,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严格遵守幼儿作息时间,按一日生活各环节要求准时开展各项活动。

2.合理的组织幼儿进餐:

(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组织幼儿用肥皂、流动水洗手,做到随洗随吃,年幼、体弱儿、吃饭慢的幼儿先洗先吃,洗手和吃饭都要有人照顾,教育幼儿不掉饭菜;

(2)饭前不做剧烈活动,二餐之间的间隔不能少于 3.5小时,除特殊情况外,不得提前或推迟开饭;

(3)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四岁开始使用筷子,幼儿进餐时间不得少于 20分钟,不催饭;

(4)培养不挑食的好习惯,掌握幼儿进食量,使幼儿吃完应吃的一份食物,对食欲不好的幼儿要分析原因,给以照顾;

(5)吃饭过程中不擦地、不扫地、不铺床、保证进餐时的卫生;

(6)餐后培养幼儿送餐具、漱口、擦嘴、摆椅子。

3.严格按幼儿园规定的幼儿午睡时间,安排幼儿按时上床起床:

(1)睡前避免过度兴奋,情绪稳定,要求提醒小便。

(2)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及时关拉窗帘。

(3)整个睡眠中,保教人员要以幼儿为中心,随时纠正不良习惯。

(4)体弱儿床位根据季节安排在保暖和通风处,要先睡后起床。

4.保证日托幼儿每天有二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其中一小时为体育活动(分上下午)。

5.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游戏活动时间,保教人员参与到游戏中去,与幼儿一起玩,充当角色,并给以讲解指导。

6.各项活动过渡自然,减少不必要的排队及等待,活动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使幼儿有情趣,有教育意义,能愉快地参与。

7.在活动中注意对体弱儿根据季节增减衣服,掌握活动量(对肥胖儿增加活动量)。

8.除每日上、下午各安排三次饮水外,允许幼儿根椐需要喝水和排便。

(五)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1.做好图书、资料、磁带、光盘等的管理,严格履行借阅制度,每学期结束前要求还回,进行整理、清点。

2.幼儿图书、教学用书、教师杂志等,统一登记入册,收放有条理。

3.每日耐心、细心、精心准备教具及教师用品,必要时及时制作、充实教育活动。

(六)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1.认真学习档案工作有关文件和基本知识,努力提高档案人员自身政治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认真接受上级领导检查,不断改进工作。

2.做好文书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收文、发文登记工作。健全业务档案,教职工业务档案和幼儿档案,做好各类档案的收集和归类整理工作。

3.管理好档案,切实做好防潮、防湿、防蛀、安全工作。

4.严格执行档案借阅和档案保密制度,防止人为散失、泄密和缺损,确保档案完整、安全。

5.每学期末整理一份教师业务情况入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