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学校(初中部)教科研成果、教学教研执行情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已成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动力。本报告将重点阐述我校在“作业创新设计”、“教学方法革新”、“学生多元评价”、“教师专业发展”“中小学衔接教研活动月”、“学科节”等方面的教科研成果运用情况。
一、作业创新设计
我校在作业创新设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首先,我们依据新课程标准,对作业进行了重新整合和优化,设计分层作业,使之更加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基于此我们编写了涵盖各个学科和各个学段共44册《延安作业本》。老师们也带着自己的作品参加各级作业设计大赛,其中瞿轶瑾、光亮、邹培培、魏炜、魏苗、朱天鹏、王小杰等老师获得了首届安徽省作业设计大赛三等奖,也有更多的老师获得了区级、市级作业设计的奖项。
我校延安作业本的发放与使用
二、教学方法革新
在教学方法革新方面,我校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在弋江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引入了畅言智慧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积极组织老师们参加各级各类智慧课堂教学比赛,其中陈雪琴老师获得了市级智慧课堂比赛一等奖,鲁洁玉老师2022年区级智慧课堂比赛金奖,叶园园、魏苗老师2022年获得过区级智慧课堂比赛银奖,更多的老师在智慧课堂教学案例征集中获得各类奖项。学校定期组织这些获奖老师开展“五星师长讲座”,交流比赛经验。
教师智慧平板使用
三、学生多元评价
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实施了多元评价制度。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但更重视学生的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我们采用了多种评价方式,如自我评价、互评、师评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基于此我校编订了《五星六艺成长记录册》,制定了五星六艺好少年标准,设置六艺少年类别分别是:乐学有法好少年,向善有规好少年,强体有律好少年,尚美有术好少年,笃行有志好少年,创新有为好少年。
教师在检查《五星六艺成长手册》
六
艺六艺好少年们
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运用具有重要影响。我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多种学习和培训机会。我们组织了各类教育教学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校内每学期组织开展系列 “五星师长星课堂”教学及比赛活动。
1. 一星教师上岗课
为了让新任教师更快的了解学校,了解教学过程,适应课堂。每学年新加入学校的教师,都会组织开展新教师上岗课,同组老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2. 二星教师常态课
为进一步践行我校特色“四步教学法”,构建“慧学”“悦”课堂,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我校“五星师长”培养目标。我们开展了“五星师长”教学技能大练兵活动,全体教师参与,常态化磨课,使常态课真正达到“五星师长,四部教学,三研三磨,师生共进,一堂好课”的标准。
3. 三星教师公开课
4. 四星教师比赛课
5. 五星教师示范课
6. “慧师课堂”说课比赛
除了以上的赛课活动。同时,我们还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在次基础上取得了一些成果:朱琳、凌燕老师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都都课例入选教育部精品课例,朱琳、鲁洁玉老师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获芜湖市优质课一等奖,以下是教师获奖部分截图。
五、中小学衔接教研活动月
为了探索中小学教学衔接的有效途径,打通小初衔接的壁垒和盲区,芜湖一中教育集团延安学校中小学老师相聚在一起,开展了“慧学乐”小初衔接课研讨活动。活动让老师们对“双减”背景下,小初衔接要“衔”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加强了小初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老师们也将继续以教研为载体,提升业务素养,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 学科节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教学以生为本,师生共同成长,一直以来学校都能认真筹划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科节活动。通过不同的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对文学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无限热爱。
我校在教科研成果的运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我们将继续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不断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024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