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弋江 > 统计年报

弋江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0-07-01 15:22 来源:区统计局 作者:admin 阅读次数: 字体:【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拼搏进取,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  合

国民经济。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5.83亿元,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1亿元,下降7.5%;第二产业增加值257.37亿元,增长9.2%,其中工业增加值222.64亿元,增长9.2%,占全部二产增加值的86.5%;第三产业增加值195.35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为0.68:56.46:42.86。2019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9.3亿元,增长7.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92亿元,增长5.6%;全区地方财政支出21.66亿元,增长7.4%。

二、农  业

农业。2019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3亿元。谷物播种面积4689公顷,谷物产量27510吨;蔬菜播种面积965公顷,蔬菜产量27650吨。肉类总产量1230吨,其中:生猪出栏5405头,比上年减少25602头;猪肉产量452吨,比上年下降83.8%。水产品产量6219吨,渔业产值2.09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2019年,全区累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4%。2019年,全区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2.9%,占总产值的比重达69.2%,比去年同期增长0.9个百分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9.9%,占全区总量的73.2%。2019年,全区产值过亿元企业85家,占全区总数的49.7%,产值占全区总量的94.7%,增长20.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对全区工业总量的贡献率达106.7%,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19.1个百分点。

建筑业。2019年,全区新增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3家。比去年同期少13家。全区72家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55.64亿元,同比增长2.2%,低于市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其中,建筑装饰装修产值为1.6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他建筑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130%。全区安装工程完成产值10.5亿元,同比下降4.5%。建筑工程产值为42.9亿元,下降1.6%,占全部产值的77.1%,比去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2019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2%;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4%;房地产投资增长23.5%。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0.8%。2019年全区在建项目26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8个,10亿元以上项目39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7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五、内外贸易

消费市场。2019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6.46亿,增长13.5%,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零售额135.17亿元,增长34.9%。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发展较快,互联网零售企业贡献突出。限上批零业实现零售额133.9亿,占限上零售额比重为99%,增长35.8%,其中互联网销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16.3亿,占限上零售额比重86%,对限上零售额贡献率94.9%,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33.2个百分点。

进出口。2019年,全区进出口总额29772万美元,上升48.31%。其中进口额10226万美元,增长76.33%;出口额19546万美元,上升36.93%。

六、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轨道交通1号线、峨山路东延等市级重点工程保障到位。新芜石路、纬十三路等道路启动建设,完成“四好农村路”年度建设任务。仓津路东侧A、酒厂等4个地块成功出让。投入6300万元改造桃园小区、利民二村等12个老旧小区。弋江南路、峨山路、花津南路等路段大绿化全面推进,新增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人工造林40万平方米。澛港泵站迁建、荆山河治理工程启动实施,竹丝港泵站完成改造。

城市管理。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入3000万元建设云鼎国际等25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全市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组织常态化市容整治活动,处置数字化城管案件5.2万件,依法拆除违章建筑物245处、1.8万平方米,完成峨山路以南288万平方米道路环卫市场化招标。完成松韵园、圣庭湖畔、江南春城示范化农贸市场改造。

生态环境。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芜湖)经济带建设稳步推进,十里江湾人民公园彻底改善了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成为市民“网红休闲地”。“三大一强”专项行动不断深化,中央、省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完成。大气污染防治示范区持续创建,率先推行餐饮油烟企业24小时在线监管模式,PM2.5平均浓度4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居全市国控站点第一位。漳河入江口、青弋江宝塔根水质断面稳定达标,获得生态补偿金250万元。“清废行动2019”完成18个点位整治,白马山矿坑水体修复有序开展,城南垃圾填埋场整改通过阶段性验收。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完成。

七、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义务教育学校26所,其中小学18所,初级中学7所,九年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25701人,其中小学19310人、初中6391人。中小学校教职工1375人,其中在编教师1042 人,聘用教师333人。全区“芜湖市名校长”5人,“芜湖市学科带头人”12人,“芜湖市名班主任”3人,安徽省特级教师7人。

科技。人才战略不断加速,全年引进25个高层次人才团队、2人入选省第五批“特支计划”、9人获得省第八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称号、1个团队入选省A类人才团队、11个团队入选市一类人才团队。新认定22家高新技术企业,新申报1个院士工作站、5个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74件。华东光电、中航华东光电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海螺建材设计院获批省工程研究中心,奇瑞新能源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全区现有孵化载体21个,孵化面积29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企业564家。高新区双创工作获国务院激励表彰。

八、文化和卫生

文化。举办百余场“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行集团化和优质化办学模式,加快优化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布局。探索图书馆、文化馆多馆融合模式,启动建设4个社会足球场。支持总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民族、宗教、外事、老龄、残疾人、档案等工作进一步发展。

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健康促进示范区创建成效明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卡制”和“智医助理”试点工作启动。城市医联体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稳步实施。马塘敬老院与火龙福利中心成功整合,8家社区养老服务站、7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成建设。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2019年,全区户籍人口24.55万人,比上年增长1.8%。共出生2747人,其中:男孩1402人,女孩1345人。

人口出生率11.12‰。

居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4265元,比上年增长9.8%。

就业和社会保障。投入 2.79亿元,完成19项民生工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89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8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加大社会救助和困难帮扶等托底力度,发放低保金3775万元,保障低保户61963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1372万元,医疗救助3893人次;发放救助金181万元,临时救助756户;为3406名重度残疾人发放242.8万元“护理补贴”,为1977名困难残疾人补贴257万元生活费,为92名残疾儿童配套康复资金138万元。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发放优待金、自 主就业等补贴1686人次、2366万元,为600余名退役士兵补缴社保。交付弋江嘉园三期、火龙岗北区等安置房2368套,完成弋江嘉园378套公租房配租工作,办理安置房权证37.32万平方米。持续开展县域结对帮扶工作,拨付利辛县1200万元专项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