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利民社区积极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搭建“党员责任区”载体,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消除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空白点”,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家门口。
实行分片划区,设置岗位科学化。西利民社区以网格党支部为基础,在中江新村小区按照“就近、灵活、便民”的原则,推行党员认领责任区,通过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年龄、特长等特点,精心挑选在群众中具有威望、拥有较强管理能力的党员担任责任区楼长,围绕助老帮扶、结对帮困、治安巡逻、矛盾调解等主题在责任区开展工作。并通过社区党务公开栏,进一步强化岗位职责,推动党员亮明身份、上岗履职,接受群众监督。目前,该小区25栋楼已全部配备了党员责任人。
发挥示范作用,促进服务便民化。为充分发挥党员责任区服务队伍“宣传、信息、调解”三大人员功能,全面推进党员领头雁作用,社区通过设立每月例会、工作反馈等制度,统筹解决楼栋内“大小事”。同时,结合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民情民意收集机制;责任区党员通过协助网格员上门走访、发放联系卡、建立网格群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情民意,了解责任区内居民家庭基本情况以及服务需求,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创新激励机制,推动活动常态化。为了保障党员责任区活动实效性和长效性,在责任区每月例会中,全体责任区党员进行评议,对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等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责任区党员评为“每月一星”;年终社区召开总结大会,对12位“每月一星”进行表彰;同时,社区党委还结合“七一”、优秀党员评选等契机,对责任区优秀党员进行表彰鼓励。激发党员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锋的浓厚氛围,自觉当好“服务员”,服务居民群众,成为解决居民群众实际困难的担当人,调动起党员参与社区治理,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