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专题报道 > 民生实事 > 观点亮点

【基础话民生】弋江区中央城社区:反诈“干货”零距离,携手共筑“防诈”墙

发布日期:2024-11-22 09:57来源:弋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者:澛港街道阅读次数:字体:[  ]

为保障辖区居民生活质量,扎实推进弋江区50项民生实事工作,澛港街道中央城社区将“50项民生实事”宣传与反电诈工作有机结合,通过组织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系列活动,构建“全民反诈”防范治理新格局。

反诈宣传不停歇,让群众安全感“满格”。社区利用网格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宣传范围广、覆盖面大优势,持续推送反电信诈骗知识,每日通过居民网格群、朋友圈积极转发受骗真实案例、防诈提示、反诈宣传视频等内容,以“键对键”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居民知晓率;同时在6个小区主出入口、菜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宣传单页,小区主干道悬挂横幅,利用电子屏滚动播放反电诈标语,多措并举起到了良好的宣传警示效果。

聚焦重点靶向发力,拉满反诈“活力值”。天上掉馅饼,不是窟窿就是陷阱,针对老年人风险防范能力低弱的情况,社区依托社区老年学校的日常课程,开展“见缝插针”式反诈宣传,提醒学员们提高警惕,远离“养生讲座”“购物中奖”“养老投资”“低价旅游”等养老诈骗陷阱,并帮助其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现场教授他们使用方法,耐心叮嘱老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轻信、不盲目、不转账,如遇到可疑情况要马上咨询立即报警求助。同时社区发挥党群志愿者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引导其通过面对面讲解、发放资料、解答疑问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动态宣传30余次,筑牢反诈防线。

常见诈骗手法大曝光,护好您的钱袋子。生活中诈骗类型多种多样,这需要居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此社区联合高校园区派出所共同开展“警格网格双联动 反诈宣传进小区”活动,揭示了多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如电话短信诈骗,骗子通过伪装成银行或快递公司发送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点击链接,输入个人信息。一旦泄露,财产将面临严重风险。犯罪分子也会冒充公检法、客服人员,通过威胁或引导手段迫使受害人转账。还有目前较为常见的刷单型诈骗,诈骗犯先通过蝇头小利诱使居民群众相信,然后再以报名或培训的理由让居民群众转账,收到钱后即拉黑受骗者。最后是收到空快递,快递盒中只有卡片、传单等,宣称只要扫码就能够中奖,相信借此能赚到钱的居民群众在扫码的一瞬间,诈骗犯的骗局已然达成。此次活动共发放各类反诈资料及防诈骗宣传环保袋500余份,居民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实用又贴心,让大家了解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和防范技巧,让反诈知识入耳、入脑、更入心,真正做到人人参与反诈、人人都会反诈。

接下来,社区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继续深耕全民反诈领域,做好反电诈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让其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指导,用实际成效增加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