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信息 > 专题报道 > 民生实事 > 观点亮点

【基层话民生】弋江区牌坊村:党建引领筑防线 反诈宣传暖民心

发布日期:2025-04-25 17:09来源:弋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者:白马街道阅读次数:字体:[  ]

近年来,牌坊村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筑牢防诈安全线,以“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为目标,因地制宜推出三大务实举措,将防诈知识转化为守护农民钱袋子的“硬核力量”。

群防群治,群众争当“瞭望哨”。发动村民构建自治防线,形成“人人参与、户户联防”的共治格局。牌坊村党委吸纳老党员、网格员15人,担任“乡村反诈宣传员”。在村口树下、农家院落等地召开“板凳议事会”,村民们围绕反诈知识各抒己见。就近期村民被“冒充亲人求救”诈骗20000元的情况,在板凳会上党员、民警、受骗村民用方言还原该案例,用身边的典型,培训村民能准确识别常见骗术,同时呼吁村民及时举报可疑信息,让村民从“被动听”到“主动防”,激活乡村反诈的内生动力。

精准滴灌,入户宣传“户户清”。乡村反诈宣传员组建“敲门行动”专班,每月1次将反诈宣传精准送达每家每户。根据家庭类型定制“一户一策”宣传方案:如为没有智能手机的留守老人重点讲解养老金诈骗套路和线下诈骗话术;向种粮大户剖析虚假农资补贴话术;对年轻家庭科普“刷单返利”“虚假投资”“冒充公检法”等常见陷阱。上门宣讲时同步发放印有反诈标语的宣传单,讲解“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流程。2025年以来,开着这种“面对面”“点对点”的浸润式宣传3次,真正实现防诈知识入脑入心。

长效固本,制度筑牢“防火墙”。牌坊村“两委”将反诈纳入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一时宣传”向“长久平安”跃升。把防诈条款写入村规民约,明确“不轻信陌生转账、不参与非法集资”等村民公约。同时创新“地空一体”日常宣传机制,村头路口反诈横幅每隔2个月更新一次,村广播站每日播报反诈顺口溜和最新诈骗套路。据统计,自该机制实施以来,村民对常见诈骗手段的知晓率提升了60%以上。“制度刚性+宣防浸润”双管齐下,推动反诈工作从“突击战”转为“持久战”,筑牢乡村平安治理根基。